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其实这也是难免的事情,在始皇帝之前,大家也没想过整个中原会统一起来,汉朝的,很多制度是承袭了秦法,但是稍微改了一下,变得宽松了许多,几代皇帝都一再降低田税,减少百姓负担,这才算是让天下彻底平定了下来。
因此,这时候的许多政策,那真的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一点一点尝试研究出来的。
大家对于什么新政,也并没有多少抗拒,这也是为什么刘彻一登基,就要搞出个建元新政的缘故,可惜的是,他这个所谓的新政完全是为了抢班夺权,因此,起了个头,就直接没了下文。
舒云顿时对自己将来的一些举措有了初步的想法,某种意义上来说,汉代这个时候的许多制度就是一个粗粗有了轮廓的白纸,并没有真正固化,所以,想要改制什么的,阻力还是比较小的。
尤其朝堂上头,占据了主流的并不是那些儒生文人,即便是那些士大夫之流,想要做到九卿之上的位置,也是一定要有军功在身的,所以,朝堂上头,积极进取才是主流,只要能让他们看到好处,他们什么改革都能接受。
当然,这些话舒云是不会跟太皇太后说的,太皇太后是个顽固的黄老派,这把年纪了,想要改变她的信仰,那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所以,许多事情,这些事情,舒云只需要自个先计划起来就可以了。
等到太皇太后过世,王太后嘛,呵呵,论起宫斗夺权什么的,她是没问题的,甚至可以说是战斗力超群,但是论起政治智慧,这位就是个小学生,只想着用孝道压制刘彻,为自己和娘家谋福利,偏偏一家子都是一些自私自利的货色,田蚡能为了自己的封国不被水淹,下令扒了对面的黄河河堤,之后一直不允许其他人将决口堵上,以至于那里闹了十几年的洪灾,这等事情,你敢信?偏偏一谈到娘家,王太后就像是油蒙了心一样,要不然,也不会闹到最后纯粹变成了摆设的地步。
太皇太后如今老了,也开始考虑身后之事了,瞧着舒云一天比一天沉稳有度,终于有一天,太皇太后握着舒云的手,叹道:“阿娇,我去后,最不放心的就是你母亲,她啊,要说小聪明是有的,但是呢,偏偏就是太贪心了,如今有我照看着还好,等到以后,皇帝未必容得下她,所以啊,阿娇,你母亲那边,就得看你了!”
提到窦太主,舒云也有点头大,这一位之前消停了一些,等到舒云生了儿子之后,就又嚣张起来了,只要别人给足了钱,她就大包大揽,什么都肯应承,别说是刘彻了,就算是舒云这个做女儿的,也受不了啊!
舒云心里头都已经将大汉当做是自个的责任了,这位平常挖少府的墙角也就算了,权当舒云孝敬她的养老钱,但是,插手朝堂上的人事变动,给那些犯法的权贵豪商求情,这就让舒云头疼了!
这完全是作死啊!
不过,当着太皇太后的面,舒云还是点了点头,说道:“母亲那边,我自然会看顾的!”
窦太主是个很识时务的人,在那段历史上,阿娇被废,她立马就消停了,除了养面首,其他过分的事情也不做了,毕竟,她也做不成了。
但是如今呢,如何让她真的消停下来,还得想点别的主意。
舒云想起娘家那两个兄长,简直是更加头疼,这两位斗鸡走狗的本事,在列侯子弟中是一流的,但是论起其他,简直就是看不到半点闪光点。
舒云已经开始琢磨着,要不要让这两位去军中打磨一下,毕竟某种意义上来说,军队是个大熔炉嘛!
当然,最好不是那种作战序列的军队,这两位别搞到到时候看到敌人来了,自个首先就丢盔弃甲,掉头就跑了!
刘彻似乎曾经搞过轮台开垦,回头有机会了,让这两位也去参加类似的建设兵团去,省得留在京里瞎折腾,拼命在作死的边缘来回跳跃。
舒云满脑子都是雄心壮志,顿时觉得刘彻愈发碍眼起来了。
但是呢,太皇太后紧接着又说道:“光是有皇长子还不保险,阿娇,外祖母这么大年纪,见过的夭折的孩子实在是太多了,孩子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物,少有不慎就没了,所以,你起码得再生一个儿子,才能有足够的保障!”
太皇太后的话意思就是,一个儿子不够,起码得再有一个做备胎,这样的话,大号要是练废了,还能再上一个小号!
这是吸收了吕后的教训,吕后虽说如今在汉家史书上被抹黑了,实际上呢,许多吕后当年颁布的政策,后来文帝和先帝执政期间,还是改头换面,换了个名字继续延续了下来,甚至刘彻后来,搞什么车船税,也是延续了吕后当年的商业政策。
吕后最大的悲哀就在于,摊上了一个完全不靠谱的儿子,惠帝那真是满手都是好牌,当年为了维护他的太子之位,吕后以皇后之尊,几乎要给张良跪下来,求得了张良的指点,请出了商山四皓,稳定了刘盈的太子之位。
结果这一位呢,不光不领情,还同情吕后与自己的敌人和竞争对手,戚夫人刘如意母子,戚夫人除了美貌,一无所有,偏偏就因为美貌,被刘邦百般宠幸爱护,刘邦能在危急关头,将吕后母子推下马车,但是戚夫人可从来没有经受过这样的待遇。
真要是刘邦改立了刘如意,呵呵,吕后母子下场也不会比人彘强到哪里去,说不得真的要死无葬身之地。
刘盈一辈子对别人没办法,就只会给吕后添麻烦,最后呢,吕后一死,他的儿子直接被废,还被人说成非刘氏子,他这一脉算是彻底绝了血脉,要不是文帝还算有几分兄弟之情,他连宗庙都保不住。
说白了,吕后就是只有刘盈一个选择,所以,只能再这根树枝上吊死,儿子靠不住,吕后也只能靠娘家,结果最后吕家一大家子都搭进去了,刘盈这一脉也跟着断掉了。
但凡吕后还有一个儿子,刘盈死了,改立幼子,都不至于闹出后来那些事情来。
太皇太后不能明着说吕后,却是直接劝说舒云起码再多生一个,哪怕是为了防止长子夭折,也得多一个备胎。
舒云自然是将太皇太后的话听进去了,没错,万一生个儿子是叉烧,被什么别有用心的人教坏了,也学着那位过继给张皇后的惠帝皇子一般,喊着什么我现在年纪还小,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如何如何!
那到时候,难不成舒云还能干掉这个儿子不成!
当然,真要是实在没办法的时候,也只能让这个儿子专心为老刘家开枝散叶,回头教好孙子了!
至于做女皇什么的,舒云一直没想过,主要是舒云没多少靠谱的人手,窦家嘛,老一辈的人已经开始退居二线了,新一代的子弟没几个成器的,陈家嘛,更别提了!
再有,刘家在关中还是名望很高的,回头一大堆的诸侯王闹将起来,又是天下大乱,舒云可不想因为自己的一己之私,弄得百姓再次陷入战乱之中。
不管怎么说,再生一个儿子的计划还是被舒云放在了心上,现在的问题就是,刘彻出于他那个可笑的自尊心,如今往椒房殿的次数并不多,自个呢,要么就是在上林苑,要么就是在未央宫那里的承明殿,宣室殿,就算是有生理需求了,也就是在那里宠幸宫女或者是低级的嫔妃,除非是给太皇太后和王太后问安,几乎不往长乐宫这里来了。
这是一个妖气凛然的男子,为了心爱的姑娘,心中的道义,不惜举世皆敌,一路屠神的故事。不一样的热血和传奇,一样的激情和感动,妖夜归来,妖神卫,安在...
...
本书讲述,一位高级机甲设计师,重生到45年前,原本想当一次小人物,轻轻松松的找几个漂亮的老婆过完一生.可是现实不允许他这样,星际战争即将爆发,为了保护自己身边的朋友,只能高举拯救世界的大旗...
...
徐白,小学开始每天天色没亮的时候就爬起来边走路,边背书,自小学开始一直到大学毕业,不管是网络游戏还是各类小说,不论是影视歌星还是各类八卦,绝对和他沾不上边,真可谓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强人。踏上社会终于看了第一本闲书,于是他的生活变了有道是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一个混日子的80后,突然拥有一块雾地,从此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