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佛说:“众僧去了几人,上坐是谁?”
罗云说:“最上首和尚是舍利弗,一共五百人!”
佛说:“你怎么看,那位长者所得福报多吗?”
罗云说:“那位长者所得福报无法计算,布施一位阿罗汉,福报已经无限,何况今天敬奉的五百人都是真人,其福报哪有办法衡量呢?”
佛说过,断尽有漏成无漏,心解脱智慧解脱,生死已尽乃至所作已办者名为真人,这就是说,其人已经达到涅槃了。
真人就是阿罗汉。
佛说:“今天这位施主,有选择地施舍五百阿罗汉,他所得到的功德,不如从僧众中按照座次,随便请一位沙门去供养所得到的福报多。
因为供养受圣众差遣的比丘,福报是无量的。
犹如有人发誓一口饮尽江河水,他能做到吗?”
罗云说:“做不到,因为阎浮大地江河众多!”
佛说:“此人自有办法,他想,一切江河归大海,我喝一口海水就等于喝了一切水!
你觉得呢?”
罗云说:“这个办法行,一切江河归大海,喝一口海水,就把所有江河水都喝到了!”
佛说:“众僧好比大海,江河入海以后,原来的名字就没了,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号,就是大海。
同样,现在这里有十种人,所谓四双八辈,加上辟支佛与如来佛,他们都是从僧众中产生的。
由此可知,供养僧众所差遣者,其福报是不可限量的。
所以善男子善女人欲求无限福报者,应当供养圣众!”
这次对话传到师子居士那里。
师子居士前来礼佛,坐在一面对佛说:“我才听说,世尊赞叹施给圣众福报最多,不赞成另请其他的人。
今后我要经常供养如来圣众,不供养其他的人!”
佛说:“我不曾这样说过‘应当供养如来圣众,不供养其他的人!
’施给畜生尚且可获福报,何况是其他人呢?但我说的是,福报有多少。
因为如来圣众是世间无上福田,包含声闻乘、辟支佛乘、佛乘等三种根性的人!”
师子说:“就照世尊所教诲的,今后我如果再修福业,就供养一切圣众,不会再有选择地作布施了!”
师子牢记佛说,每次请圣众吃饭,即便天神告诉他某某人是持戒者,某某人是犯戒者,某某人是什么果位,施舍谁得的福报少,施舍谁得的福报多,他都始终没有是非高下之意,只管普遍布施一切众生,从不看人下菜碟。
他想:“你自己持戒的话,自己享受无量福报,假使犯戒遭受恶报也是你自作自受,我只管怜悯众生没有食物就不能活命,所以我不管你们好坏,一律平等布施!”
他将体会向佛报告。
佛称赞说:“善哉善哉,长者践行了以前所发的弘大誓愿:‘菩萨所施,心恒平等’,也不论此人持戒、此人犯戒,因此,应当记住平等惠施,长夜之中即可获福无量!”
师子忆念佛教,熟视佛面,心意不动,就在座上证得初果,于是头面礼足,退身而去。
佛告诸比丘:“这位师子长者忆念平等布施,又从头至足瞻仰如来,就在座上得法眼净。
师子长者是我优婆塞弟子中第一平等布施者!”
佛在频头城时说过,如果沙门、婆罗门不离贪欲、爱渴之念,“内心不寂静,所行非法行,行疏涩行”
,这样的比丘“不应恭敬尊重、礼事供养”
。
这与招待僧众按照座次派遣的应供者,或者是供养全体僧众时,施主平等布施略有不同。
...
江湖人称死神的男人为报死去兄弟之情,顶替同貌兄弟之名,重回花花都市。兄弟的父母成了他的父母!兄弟的妹妹成了他的妹妹!兄弟的敌人成了他的敌人!兄弟的朋友成了他的朋友!兄弟的女人成了他的女人!兄弟的未婚妻成了他的未婚妻!兄弟的基友成了还是他兄弟的基友!尽管死神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可真正面对现实的时候,他才知道事实并非想象的那样简单!情人不见了,未婚妻不像未婚妻,妹妹更是对他生出异样的眼光,他现在该怎么办呢?有人说这是骗个明星当老婆的续集,至于是不是,还得各位兄弟自己判断。希望这本书可以弥补骗留下的遗憾...
当最强的草原狼成为人类,在法师和战士的世界中,他还能当最强的么?面对人类的勾心斗角,他又怎样应付,到最后,为何又成为独狼...
战战兢兢的日向镜,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宝物在宝蓝色的转生眼中,火影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一个在山上学医学武的富二代,在得知父亲病重后,决定下山,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于是,一场都市狂澜开始卷起...
人家穿越最不济也是个豪门庶女,可她倒好,穿越过来就喜当娘。她倒是不怕,她厨艺高超,可以致富发家。可是那位主动上门的大帅哥,你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