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冯铭和房东约好了时间,次日去谈价格。
这些天也一直纠结着是买楼房还是平房,楼房虽然价格贵,但好在冬天有集体供暖,会很舒适。
但在城市的这些年,在钢筋水泥混凝土的高楼大厦里呆腻了,总感觉像是呆在牢笼里一样,每天从这个牢笼出来,奔向另一个牢笼。
冯铭依稀记得小时候生活在农村,那时候物资匮乏,缺吃少穿,但每一个人心里都是充实的,尤其是小孩子。
白天上学,可以玩着不多的游戏,跳绳,弹石子,斗鸡.......晚上全村的几十个小伙伴在一起捉迷藏,在全村里疯跑,麦秸垛里,玉米杆子里都有小伙伴藏身的身影。
周六周日就更不说了,一起约着小伙伴去河里捉鱼和泥鳅,在河边捉青蛙,绿色的,褐色的,爬上树捉鸟,麻雀或是斑鸠,还有到同村叔叔阿姨家地里,顺手牵一些花生,红薯,玉米,天鹅蛋(是一种甜瓜,白白的圆圆的),然后用最简单的方法就地烤或者烧,那香味现在回味起来,还是很香。
反而到了城市里,小到街边,大到商超里,都有烤地瓜,但味道,却再也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
最令人开心的莫过于逢年过节,小伙伴们用白菜的梆子做的灯,我们叫它忽闪灯,里面放的是煤油,因为穷买不起灯笼,只能自己做,自己做的这种灯威力很大,男孩子经常用它去烧女娃娃的灯笼,最终免不了一顿竹棒炒肉条-被爸妈打一顿。
农村的孩子都比较皮实,挨打是常有的事情,就拿冯铭来讲,那挨揍的次数就像是家常便饭。
爬树掏鸟蛋被揍过,到别人地里挖地瓜被揍过,还有去河里捉鱼也被揍过,还有玩火把衣服烧了也被揍,不是在被揍,就是在被揍的路上。
最幸福开心莫过于过年,有压岁钱,有新衣服穿,还有肉吃,更有意思的是可以放烟火,女孩子喜欢看,男孩子喜欢玩。
依稀记得过年玩的最好的两种烟花,一种是一毛钱十个的老鼠屎,点燃用力扔出去,可以看见天上划过一道流星般,煞是漂亮,也是最便宜最受欢迎的一种,相信农村的八零后小伙伴们应该玩过。
另一种是甩鞭,点燃后会噼里啪啦乱响,然后自己拿起另一端用力的在手上甩,画着圈甩,快燃尽时,用力的抛向高处,那景色绝美了。
不过要是不及时扔出去,导致自己被烫伤的也大有人在。
想起这些的冯铭不禁双颊微微上扬,在城市的这么多年,总感觉和城市格格不入。
或许是不能晚上躺在麦地里看繁星点点,也不能在春天感受万物复苏,不能在夏天吃到用井水冰镇的西瓜,不能在秋天去看麦浪滚滚,在收麦后享受捡拾麦穗的乐趣,也不能在冬天去田野里带着自己的猎犬去捉野兔野鸡。
步入城市,放眼望去都是冰冷的钢筋水泥,还有略显疏远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哪怕楼上楼下也可能一年没有见过。
农村的那些美好回忆,治愈了自己的整个城市生活。
或许这才是冯铭想要在农村买一座房子,带上一个大的院子,有机会再置办一两亩地,做一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农夫,享受一下田园生活的乐趣。
只要不和人打交道的日子就是惬意的日子,因为人最善变,也最难相处。
次日和一个好朋友一起去见房东,朋友是冯铭的小学同学,同时也是中学同学,认识已经十年以上,算是最要好的朋友之一,每逢过节还都会去各自的家里看对方的父母。
朋友叫张左,还有个弟弟叫张右,很好记的名字。
路上,张左和冯铭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关于养羊,因为张左家以前在内蒙有草场专门养羊的,最多时养到了上千头羊,只是国家退耕还林才改行来到城市里,所以这么多年还一直相处着,志同道合。
“你怎么想着买农村的房子,想住农村的房子找我啊,我家左旗的房子还在呢,随便住,现在都没人。
我家亲戚还都在那边呢,羊肉管够。”
“不是现在不让养羊了吗?在那边住着干嘛,环境那么差,冬天冻死,夏天热死。
还不如像你们家一样全部搬到城市里,多舒服自在。”
冯铭好奇大的问道,因为以前也没聊过这些,还是对于这种事情充满了好奇。
“是不让在草场开放式的放羊,但可以圈养,每家每户都数量限制,而且每家每户现在都有补助,就算不工作也能满足生活所需,现在过得日子也挺好的。
这是一个妖气凛然的男子,为了心爱的姑娘,心中的道义,不惜举世皆敌,一路屠神的故事。不一样的热血和传奇,一样的激情和感动,妖夜归来,妖神卫,安在...
...
本书讲述,一位高级机甲设计师,重生到45年前,原本想当一次小人物,轻轻松松的找几个漂亮的老婆过完一生.可是现实不允许他这样,星际战争即将爆发,为了保护自己身边的朋友,只能高举拯救世界的大旗...
...
徐白,小学开始每天天色没亮的时候就爬起来边走路,边背书,自小学开始一直到大学毕业,不管是网络游戏还是各类小说,不论是影视歌星还是各类八卦,绝对和他沾不上边,真可谓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强人。踏上社会终于看了第一本闲书,于是他的生活变了有道是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一个混日子的80后,突然拥有一块雾地,从此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