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趣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 53 章(第3页)

凤城乱成了一团,东都此时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早朝之后,皇帝把太子叫到了御书房,把手中一份文书扔到了他身上,突然大怒,质问道:“你同朕好好解释,洛安的战事到底是如何引起的。”

这些年大酆与辽国虽摩擦不断,但因两国利益密切相连,从未真正大动干戈,他太子这回竟有本事,凭一己之人挑起了战事。

因事先毫无预兆,太子脸色不由一慌,跪下惶恐地道:“父王息怒,此战乃辽军想霸占我真定背后的一处山脉,儿臣屡次派人前去警告,辽军不仅毫无收敛,还放出狂言,有朝一日,势必要吞灭我大酆。”

这等战场上的狂言,谁没说过?什么将对方夷为平地,五马分尸,杀光全族,甚至还要掠夺其妻女。

大多都是为了激怒对方,让对方失去分寸。

可他太子却这么做了。

皇帝冷嗤一声,指了一下他跟前的文书,“你自己好好看看。”

太子慌慌张张地捡起文书。

是辽国一名将士写给大酆皇帝的诉讼文书,文书上句句滴血,指控大酆太子,强占了大辽将士萧氏之女。

太子越看脸色越白,还没瞧完,额头便猛地磕在地上,“父王明鉴,儿臣几月前确实得了一女,乃府中幕僚所献,儿臣并不知此女身份。”

皇帝冷笑,“是吗,她是没长嘴巴,还是你把

人家嘴巴堵了不让她说。”

太子实在没想到辽国将军的文书,竟然还能跨过自己的东州,递到皇上的手上,一时没有准备,无言以对。

皇帝便也明白了,满眼失望,有气无力地道:“既然人已经在你府上,明日派人前去辽国,同萧家议亲,光明正大给人家一个名分,朕看,良娣就挺好。”

他堂堂太子,要联姻也是大辽的公主,那萧将军不过一个四品副将,有何资格做自己的亲家。

原本掠了他的女儿来,本就存了侮辱之心。

无论是良娣,还是妾,只要给了名分,便是自己打自己的脸,让别人看了他大酆太子的笑话。

太子心头极不痛快,但事情已经被捅到了皇帝这儿,再不愿意,也只能接受。

这头太子还没走出御书房呢,杨将军突然又来到了门外,不待通传,“噗通”

一声跪在御书房门外,掷地有声地道,“臣今日斗胆,前来同陛下替我大酆万千将士讨一个公道。”

当初皇帝北伐南下,身边跟着的人除了自己的养子靖王之外,便是这位杨将军了。

他周渊能夺天下,杨将军也立下了不小的汗马功劳,登基之后,也没亏待他,立即封他为振国大将军。

近几年大酆逐渐太平,已经很久见他如此激动过,立马把人请了进来。

杨将军本就是个暴脾气,如今得知了洛安缺粮的真相后,不顾太子在场,当着他的面,把太子的人是如何不顾将士们的死活,扣押粮草的经过,件件不漏详细地禀明了皇帝,因自己的亲外孙也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难免带了个人情绪,甚至有些添油加醋。

太子听了一半,脸色便不对了,想出声阻止,奈何杨将军作战多年,嗓门已经练出来的,一声盖过去,太子几回插嘴,都没能成功。

洛安将军去凤城借粮的事,皇帝已经听太子禀报过。

太子的说辞是洛安没料到会当真起战事,手里的粮食都拿去安置了庆州流民,言语之间,还对靖王能借粮一事,颇为感激。

洛安是他太子的地盘,皇帝从未怀疑过。

如今听完杨将军的话,方才知道并非是因为洛安没有粮草,而是太子的人押着故意不发。

洛安的将士走投无路了,四处去求粮,最后才在中州凤城靖王的手上求到的支援。

皇帝一阵惊愕,简直不敢相信。

盯着跟前这位唯一的嫡长子,盛怒过后,眼里满满都是失望。

他为了逞一时之快,沉不住气,捉了萧家之女,激化战事不说,还扣押为他卖命的将士粮草,他到底想要干什么?!

热门小说推荐
极品大太监

极品大太监

贪财好色但却精通书法书画的典当行小职员梁薪穿越到北宋深宫之中成为一名没有净身的小太监。一方面梁薪惑乱宫闱,另一方面他又深得皇上赵佶的信任,成为皇宫太监第一人。新书绝品保镖已经上传,求支持...

被偏执大佬喜欢后

被偏执大佬喜欢后

人尽皆知,傅家大少爷傅霆予是个半身不遂的残疾,性子偏执且占有欲极强,不过那张脸却长得格外迷惑人。殊不知接受家族联姻后,他却变成了宠妻虐狗双标门派首席创始人更号称为港城无情制醋小王子。从港城豪门阔少混到卑微已婚妇男,傲娇大佬他每天都在表演在线打脸,真香虽迟但到傅霆予今天我是绝对不会牵你手的。...

四世同堂(全三册)

四世同堂(全三册)

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是独特的京味文学。小说以抗战时期北平一个普通的胡同为背景,以胡同内祁家钱家冠家等几个家庭众多小人物屈辱悲惨的经历为主线,刻画了普通民众在战火中惶惑偷生苟安的社会心态,以及他们在国破家亡之际缓慢痛苦的觉醒历程,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重生之资本大鳄

重生之资本大鳄

下载客户端,查看完整作品简介。...

长安旧事

长安旧事

轻松版文案探案中途。陆澄(迟疑)七娘李汝宁(点头沉思)嗯,确实是这样。陆澄(睁大眼睛)可我还没说是什么?李汝宁(敷衍)那你说。陆澄(坏笑)你说你是不是喜欢我呀?李汝宁(突然脸红)你刚才想说的明明不是这件事!史实版文案公元704年,大周长安四年,甲辰龙年。天后武氏建周的第十四个年头,与往年并没有什么不同。此时的武后已经八十一岁高龄,对于政事稍显力不从心,二张权倾朝野,几年前的武李皇嗣之争虽然以庐陵王李显为首的李氏胜利而告终,但武氏并未就此罢手,以武三思为首的诸武很快勾搭上了李显的正妻韦氏与嫡女李裹儿,看似祥和的长安城内,各方势力依旧在暗中博弈较劲。长安四年年初,刚丁忧回来的长安县司法县尉陆澄就遇到了一桩诡异的案子,她还不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本文探案为主,感情为辅,不喜误入,拜谢。立意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